原来,我们都在被无形的手操控

长沙资讯助手7 2021-09-18 13:43:1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喧嚣中保持独立警醒,不做被提线的木偶,谨防误入幕后推手精心策划的“陷阱”。

焦点原创 | 搜狐焦点长沙站

从群情激愤到满地鸡毛的剧情反转,早已见怪不怪。

先是林生斌——“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他通过网络一边营造好丈夫、好父亲的深情形象,一边暗渡陈仓,生儿育女。回头看他那些自我感动和感动他人的言语,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场表演,利用着网友们的善心,巧遇辞令,瞒天过海。

曾经对他有多同情,现在就有多愤懑。

接着是阿里女员工性侵案,从强迫出差、饭局灌酒、领导性侵的“受害者”,到真相大白,诸多谎言被撕开……

马未都曾在《圆桌派》里说:“现在的新闻,没有反转过三次,就不要出来点评,因为一定会反转。”

信息泛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情绪被集体氛围裹挟,已经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所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

95后L某,在父母全力资助下,上半年入手长沙某热销大盘一处房产。

但持续数月的业主维权活动,让他认定:楼盘有大问题。在未与家人商量的情况下,L某在维权带头人的陪同下,手写退房申请,要求开发商为其办理退房手续。

在得知L某先斩后奏,对外人的蛊惑言听计从之后,怒火中烧的家人恨不得把L某的脑袋敲开,看看是被谁灌了水。

他们带着嚎啕大哭的L某来到售楼部,哭求撤回退房申请。他们知道:当时低于马路对面楼盘2000块一平买的楼房,再不赎回就赎不回来了。

这位“激情”退房的L某,现在正准备重购同一楼盘二期产品。

在这场闹剧中,谁是披着羊皮的狼,不言而喻。而自称是湖南广电员工的业主代表,在引导事件舆论上发挥重要作用。

懂传播学,深谙娱乐圈话题事件运作,知道如何利用吃瓜群众引发舆论海啸……带着这些标签,他成功赢得部分业主的信任。

“话题=流量=关注=利益”,正如因“偷税漏税”、“代孕”等彻底凉凉的某90小花,曾在节目中所言:有话题和流量,片酬就会水涨船高,代言邀约就能踏破门槛。畸形的娱乐圈生态里,金钱至上,娱乐至死。

如法炮制,在某些业主的精心运作下,如何把事情搞大,博取关注,赢得筹码,成为这场维权活动的关键词,事实与真相,远不重要。

很快,这位自称是湖南广电员工的业主,被证实身份造假。其煽动舆论的目的,心照不宣。

无论事实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这位核心带头人,很懂得如何煽动群体情绪,掌握了带节奏的密码,而这份密码,在《乌合之众》中早有答案。

作者勒庞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也就是说,当你成为某个群体的一份子时,会做出一些一个人的时候特别不会做的事情,变得更加情绪化。

周末,和朋友小聚。进来一群聚餐的公司员工,打破餐厅的宁静。我们被吵得不厌其烦,纷纷投出犀利的目光,这群人依旧无所事事,大声喧哗。朋友说:“如果这一群人中的一个人吃饭,应该不会这么肆无忌惮吧。”

过马路时,如果是一两个人面对车流,我们不敢贸然违反交通规则。但当一群人凑齐一波,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漠视规则,闯红灯。

“法不责众”的心态,让人们在作为群体去违反规则的时候,特别有安全感。

前面提到的楼盘维权事件中,有远在北京、深圳的业主组织煽动年轻业主走上街头,举起拳头,非法集聚。在非法活动中,有人被依法拘留,随之“暴力执法”等谣言四起,甚至于有维权代表向业主私募7000元“安家费”,用于“抚慰”那些暴力维权的施暴者,大有“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的凛然正气。

难道这种偏离事实,脱离轨道的“英雄主义”,是值得推崇的正确价值观吗?“按闹分配”,未必真的可取吗?

数量,代表正义。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群体的共性。

在纳粹德国统治期间,几乎所有的德国青年都在二战罪魁祸首阿道夫·希特勒的狂热演说中失去了自我思考,无条件支持雅利安人至上的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对犹太人的打压。

是什么让一代具有独立思考的德国人沦为乌合之众?

那时,希特勒运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演说将一个饱含希望的观念植入了所有人心里:让每一个德国家庭的桌上都有面包和牛奶。

顿时,人们对于温饱的需求,对于经济重振,似乎有了幻想的可能。于是,所有人将目光和热情转向变革者指出的方向,在群体的狂热中迷失自己。

一场震惊世界,令人发指的屠杀就此抹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其中有理智的人吗?会有。

但在情绪化的人群中,如果有人逆势而为,将被看作是“民族敌人”。

那么,在别有用心之人恶意挑起的楼盘维权行动中,也有善意的“吹哨人”。只不过他们被诸多邻居的盲从所掩盖,被煽动对抗情绪的组织者威胁警告。尽管他们看到的是事实,但举起维权大旗的邻居们同样将他们排为异己。

网络,正在剥夺我们的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打开手机,微博、抖音等软件向我们自动推送所偏好的内容,在灯红酒绿的虚拟世界里,很多人已经看不清现实生活,盲目跟从。

那些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很多事情,早已有幕后推手布置好一切,只能上钩。

比如,某些直播平台为骗取用户打赏,会在直播开始时自动匹配若干机器人混充“人头”进入房间,虚刷礼物数据,制造出繁荣热烈的假象,吸引“昏头昏脑”的用户掏钱打赏:“滚屏购买”3小时20元,2000个直播点赞10元,直播包人气100人50元一天,500人围绕直播间互动1小时90元……

“直播间里,除了我,都是机器人。”如此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眼见不一定为实,网络在一步步吞噬我们的思考能力。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所谓审视,就是你看到的东西,值不值得相信?你相信的东西,值不值得别人相信?

在喧嚣中保持独立警醒,不做被提线的木偶,谨防误入幕后推手精心策划的“陷阱”。也不要做叫嚣的“键盘侠”,谨防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毕竟,当越过道德甚至法律的底线,站出来承担后果的只有自己!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