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仕会客厅排名前列,以建筑思考城市灵魂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17年12月17日,“宸仕会客厅”排名前列,天宸原著联合弘道书店、凡益工作室,邀请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卢健松,凡益工作室创始人、清华大学博士后王蔚,自媒体人、地产中文系系主任邵中兵,进行了一场名为“对话古今绘长沙”的文化沙龙。“文化”,成为沙龙的高频关键词,呼吁演变成为共鸣和担当:是时候,为长沙拾起文化的旗帜了。
长沙主城区居民从2000年的170万,增长到2017年的412万,东南西北涌现了多个副中心。伴随城市快速生长的步伐,失去的内容,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
卢健松对此有些感慨和惋惜:“从开福寺到一师范,长沙曾有着非常好的城市文化风光,可惜近年来这些风光出现断崖式的消逝,比如苏州会馆、火车北站、粮仓……”
“当然,并不是说城市不需要更新,发展似乎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是在向前奔跑时,我们不能割裂时间,更应该考虑文化的迭代传承。”邵中兵认为。
柏油路取代青石板,指纹锁取代木板门,高楼大厦竹笋般生长的背后,是市井文化的断章。老邻居的串门、孩子们的追闹、主妇们的家长里短,这些平平常常的生活味道,正渐渐远去。
颜值相似的城市风貌,形同陌路的人情,这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卢健松提醒,建筑发展到现在,表面越来越花哨,功能越来越复杂,但不能忘记最初的设定:建筑是围绕人而服务的。为什么看到老邻居、回到老家感觉很亲切?其实都是建筑所承载的人情关怀在催化内心的情绪。
现代建筑更应该关注“怎样关心人”,这个过程体现的是开发企业能力与远见。
“接下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内部区域的比拼,一定是基于文化融合的博弈。文化造城,可以说是房地产开发的一大趋势,品牌企业更应有所担当。”王蔚认为。
在连续入选“全国幸福城市”的长沙,从铜官古镇到大王山,从浏阳河到湘江边,均有代表性的项目在挖掘着文化的内涵。
邵中兵认为,文化说到底是人的事情,长沙这座城市非常需要每个人内心的“匠心”,大众能够发现好的东西,与不好的保持距离,匠心的较量或许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比如弘道书店,发展至今,书店的呈现水准与中国一线城市的先进水准相比也不遑多让;比如龙湖碧桂园联手打造的“浏河之心”天宸原著,产品水准承袭龙湖较高水准之作。
这些都是事关这座城市竞争力的“匠心”。
(内容鸣谢地产中文系大健老师,图片鸣谢新湖南石宽怀老师)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